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风采 | 郑刚:致力做中国最好的工程教育

我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人生中最需要的欣慰和满足。这些满足来自于看到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的喜悦,来自于看到学生毕业后取得的傲人成绩,来自于几年前毕业的学生突然发邮件说我的一门课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甚至只是来自于学生见面时一声简单的问候。

——郑刚


他是学生票选出的交大最受欢迎的老师,在他的课上再晦涩难懂的工程概念都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他热爱教学,致力做中国最好的工程教育,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获得者郑刚。在交大的八年教师生涯中,他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人品育栋梁。在他看来,教师是一个伟大的、高精神回馈的职业,但同时也是肩负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

1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2005年,郑刚在美国顺利取得了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周围同学们还在犹豫毕业去向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Gannon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对于他来说,成为一名教师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念博士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的助教,做完以后特别有成就感,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喜欢教育工作,特别是教学方面的工作。”


在美国的学习工作经历,让他越来越感觉到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在一次交流活动中,他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同建设一个联合学院,旨在结合中美两国的教育特色,在中国的土壤上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和领袖型人才。这和他的教育理念竟然不谋而合,2009年,郑刚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毅然放弃美国大学教职和美国永久居住权,加入了当时正处在起步阶段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全职讲师。


对于自己当时的决定,郑刚一点都没有后悔,“刚回国的时候,就觉得在交大,在密西根学院,这是一个值得你去奋斗一辈子的地方。从国家到学校,都在积极建设这样一个教育特区,当你知道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会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不是在任何一个教育岗位上能够获得的,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郑刚在密西根学院院长见面会上回答学生的提案


在密西根学院工作期间,他历任电子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学术事务副院长助理、本科教学主任、本科教学副院长等职务。他在密西根学院身兼数职,除教学副院长的行政工作外,还担任了学院本科教学委员会主席,负责所有本科生学术事务;他还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出现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业指导、督导双学位等国际项目;他也曾作为临时主管带领学院人文社科教师团队完成了英语写作课程大纲和英文通识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任学校实践教学委员会委员,现任致远荣誉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2

上好一门课,你要适当地学会“偷懒”


在密西根学院,郑刚的专业基础课总是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郑刚把这归功于自己在美国教书时的经验。“在美国,大学的教授是需要抢学生的,在基础的课上讲得细致会让同学们更有信心来学这门课,同学们的积极性也高” 。而在一些高阶课程中,他则适当地“偷懒”,不完全讲透,让同学们更多地去自主思考、广泛涉猎,这样在大学毕业以后也可以学会主动学习,更快地适应社会。


在郑刚看来,成功的本科教育并不一定是以培养精英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在大学期间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兴趣培养,使之成为一个可以对接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在郑刚的课上,他总是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一味专注于知识点的灌输。


在交大工作的八年时间里,他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开设高质量课程,让学生学有所得。他参考密西根大学和其他美国大学的经验把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每门课程上,并设计制定了一整套课程质量监督和审查体系,建立了有效的长效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和保障的规范化和过程化。


针对学院大量学生出国深造的情况,他不但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以海归亲身经历培养学生的爱国报国情怀。他通过专门针对密西根学院学生设计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项目,让学生获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教课的内容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影响,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这种欲望去自己学习。我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人生中最需要的欣慰和满足。这些满足来自于看到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的喜悦,来自于看到学生毕业后取得的傲人成绩,来自于几年前毕业的学生突然发邮件说我的一门课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甚至只是来自于学生见面时一声简单的问候。”

3

从模仿到超越,他致力做中国最好的工程教育


教育改革对密西根学院这样一个教育特区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走出自己的特色,郑刚见证着学院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的发展壮大。


密西根学院最初的课程设置基本参考美国密西根大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不少问题。“学院开设的数学课,当时是按着美国的体系来教的,教完以后发现国内的学生其实在高中已经学完相关的课程了。”正是每次的实践尝试才形成了现在更适应国内的课程体系。郑刚认为,这些尝试并不是徒劳,“学习美国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去复制粘贴,而是在学习中了解它的优点和缺点,目的是要做得比它更好。”


郑刚在密西根学院助教培训大会上


密西根学院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两个专业相互融合的毕业设计课程成了学院自然的选择,而这在当时看似很奇怪的毕业设计形式,竟为学院交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密西根学院现在走的路已经和美国不太一样了,美国的院系设置很明确,并不像我们学院是完全打通的,在跨学科发展方面我们可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走在了他们的前面。这都是我们自己走出的路,只有你敢于去尝试之后,才知道应该怎样走才更好。”

4

聚焦国际标准,成就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里程碑式的大事


从“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到“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小组认定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楷模”到象征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密西根学院取得的优异成果凝聚着郑刚及同事们的辛勤付出。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更好地对接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他把目标瞄准了在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及工程技术等领域全球最具权威的认证之一的美国AB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ABET认证的准备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从招生到毕业生反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涉及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学业评估和指导、质量控制和提升、师资水平、软硬件教学设施、实验室配套、安全、院校各级部门的财政和人力支持等的方方面面。


郑刚陪同ABET评审专家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会面


郑刚在任务重、资源少的情况下,凭借校、院各级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发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他本人更是用无数个通宵达旦来准备ABET认证相关的报告和材料,经过三年时间和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院机械工程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于2016年顺利通过ABET认证。“我是一个喜欢面对挑战的人,在教育改革上总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而正是克服了这些阻碍,使得学院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对我来说特别有成就感。”


ABET认证为上海交通大学和密西根学院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整个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此,他将功劳归于整个学院上下团队合作的结果,“在ABET认证的时候,需要调动整个学院教职工的积极性,让我最感动的是学院的同事们都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一切从学生出发,这也是密西根学院最难能可贵的特质。”


2016年,郑刚成为交大ABET认证工作组副组长,指导并参与学校其他院系的ABET认证筹备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校的工程认证工作,他于2017年申请并正式成为ABET认证评估专家。


郑刚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教书育人奖三等奖获得者,现任密西根学院本科教育副院长、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教学副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斯普林斯分校。2005年至200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Gannon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任终身教职系列助理教授,并历任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工程专业负责人,期间在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任技术顾问。2009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曾获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烛光奖等多项荣誉。



交大密西根学院对外交流与宣传办公室综合整理


往期回顾

聚焦 |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17冬季设计展圆满落幕

成果 | 密院教师薄首行及其合作团队发现迄今为止最快的镁离子固态导体

科研 | 大规模单原子操控

报名 | 驱动未来-汽车产业高层管理发展项目开放申请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